上周,由于担心政策风险,加之下游煤炭需求比较稳定,出现港口煤炭贸易商甩货现象,煤价小幅回调。目前,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在600元/吨左右,但电厂大都按照长协价询货,而市场煤价格倒挂,成交量较少。
从沿海煤炭运输角度来分析,外部环境较为乐观。随着夏季用煤高峰的到来,电厂日耗逐渐升至高位,沿海地区煤炭需求提高,到港拉煤船舶急剧增加。国家禁止省级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经营煤炭进口业务等,将带动国内沿海煤市环境进一步趋好,港口煤炭外运量增加。
产地方面,近期,主产地动力煤市场继续向好,受内蒙大庆和山西环保、安全大检查等因素影响,尽管煤管票有所放松,但火工品控制依然严格,部分矿井产量缩减,发运量下降,产地煤价出现普涨。
港口方面,受上游煤炭资源紧张和大秦线个别路段施工影响,大秦线日发运量保持在118-120万吨之间。南方电厂加快存煤步伐,确保“迎峰度夏”所需,到港拉煤船舶保持高位,秦港和黄骅港下锚船保持在70多艘。
环渤海运煤港口抓住机遇,加快发运,促使煤炭调出量增加,秦皇岛、黄骅、国投京唐、国投曹妃甸港存煤均出现小幅回落。尤其秦皇岛港存煤564万吨,较6月初下降了16万吨;黄骅港存煤155万吨,较6月初下降了56万吨。受动力煤到港成本增加影响,现货市场报价继续走高,实际交易价格相对低一些。港口转运的长协煤占据主导,市场煤出现缺货,购买优质现货市场煤比较困难。
南方梅雨期未退,雨水较多,“西电东送”数量保持一定水平。截止目前,四川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累计向浙江输送清洁水电突破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3000万吨;云南已建成7条直流、2条交流通道向广东、广西送电,“西电东送”送电容量从25万千瓦提高到2455万千瓦。
火电需求有所下降,整体耗煤量不大。进入七月份,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仅为60万吨左右,且库存升至1343万吨的高位。沿海电厂中除了上电、大唐存煤可用天数分别为14天、18天以外,其余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均在21天以上。
“迎峰度夏”用煤高峰到来,电煤需求逐步提高,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将出现转变,市场煤采购量将加大,助推市场煤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七月份,预计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会保持570-600元/吨之间。
上一篇: 煤价能否突破7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