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港存煤超“六”恐难持久
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作者:郭晓芳    时间:2022-07-16 09:00    浏览:626次

受大风封航、下游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秦皇岛港存煤升至61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21万吨,创两年来的存煤新高。随着晴好天气的出现、装船数量的增加,秦港存煤仍有降至600万吨以下的可能。秦港存煤增加的原因有几下几点:

1.秦港北煤南运主枢纽港作用得到重视。秦港存煤增减变化与月度吞吐量计划息息相关,吞吐量计划高,场存也要随之放大。部委和省委均对秦港寄予厚望,秦港在北煤南运中的重要性凸显,到港长协资源增加。铁路部门积极配合,大秦线半数左右的下水资源被调往秦皇岛港,促使秦港煤炭大吞大吐,存煤增加很正常。

2.铁路部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反映在运输弹性小,高调入量呈常态化。不管到港船多还是少,码头前沿是否封航,煤炭都会源源不断的按照计划运到港口堆场。尤其在调出受影响的情况下,调入继续进行,助推港口库存回升。

3.北方降雨增多,尤其出现的强降雨天气,造成港口封航;7月7日,秦港装船数量一度降至32万吨,而恶劣气候对铁路进车、港口调入和卸车作业影响不大。港口蓄水池作用得到发挥的同时,也促使库存回升。

4.煤种结构问题依然存在。港口场地上,优质煤堆存量有限,但需求好;中低卡煤占用场地垛位多,周转慢,船货衔接难度大。主产区高热值、低硫资源有限,很多老矿井外运的优混煤有名无实,卡数下降;而澳煤退出后留下高卡煤缺口,补充较为困难。港口出现优质资源船等货,低卡煤货等船的现象。

5.煤炭买卖双方对价格存在分歧,叠加前一阶段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双双不振,需求不足,促使电厂和二港库存积累,北方港口也出现下水不畅,库存积累的现象。而市场资源依旧偏紧,贸易商捂货等待时机出手。

随着北方天气转好,市场需求恢复,装船量的增加,秦港库存会出现合理缓慢下行,保持在550-600万吨之间震荡运行。

首先,需求得到修复。全国多地负荷创历史新高,江浙沪皖等地持续高温;叠加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经济复苏较快,用电负荷大幅冲高,电煤消耗加快。在进口煤数量不足、价格偏高的情况下,国内长协成为电厂首选煤种,预计后续到港拉煤船舶将出现增加。

其次,下游询货增多。随着高温的持续,电厂存煤的下降,部分用户主拉长协的同时,将目光转向环渤海港口现货,以图增加优质煤采购数量,调剂和改善电厂存煤结构,确保电网平稳运行。

再次,市场形势陡然转好,促使装船加快,市场低迷有望得到改观。下半年,迎峰度夏、秋季储煤和迎峰度冬接踵而至,市场形势较上半年相对乐观。叠加各省市加大调控力度,稳定经济,煤炭需求进一步转好。(本文章为鄂尔多斯煤炭网独家报道,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运煤电商 运煤物流 煤炭大数据 鄂尔多斯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