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游供应不足、下游煤炭趋好等因素影响,环渤海主要运煤港口资源持续紧张。截止3月7日,秦皇岛港存煤降至432万吨,较2月初下降了161万吨。黄骅港存煤182万吨,较2月初下降了38万吨。
受港口资源紧张,市场煤紧缺等因素影响,港口煤价大幅飙升。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实际交易价达到640元/吨,较年初上涨了40元/吨;目前,下游煤炭供应仍然吃紧,部分贸易商惜售,市场煤报价甚至升至650-660元/吨。预计整个三月份,煤价会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三月份,正值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月,随着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下游用电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四月份,即将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大秦线检修,还将影响铁路进车和资源供应,预计秦皇岛、黄骅、国投京唐等港口存煤继续保持低位,船等货现象还会出现。
据报道,二月份,我国制造业PMI报收51.6%,已经连续五个月超51%,显示了我国经济企稳的迹象更加明显;非制造业PMI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仍处于较高景气的扩张区间。春节过后,天气转暖,节后工业企业开工积极,用电量增加;此外,受房地产、基建和重化工业发展的带动,下游需求有所改善。尤其浙江、上海等华东地区民用电负荷增加,工业用电也不弱,浙能和上海电厂日耗煤数量分别升至12.3和2.6万吨。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始终保持在65万吨左右,且运行平稳。今年春季,实体经济延续去年的回暖走势,用电量需求反弹,带动煤炭市场回暖。
近期,主产地动力煤销售情况良好,多数煤矿库存保持低位。受两会期间煤矿安全检查影响,山西、朔州等地煤炭产量不高;而下游地销需求比较旺盛,促使坑口煤价出现普涨,部分地区煤炭涨幅达20元/吨。在坑口煤价上涨的同时,同煤、中煤等主力煤矿发运较为积极,而部分中小煤企和贸易商向港口发煤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发运积极性偏低,大秦线煤炭发运量仍处于中位水平。进入三月份,尽管大秦线日发运量增至115万吨左右,其中日均进秦皇岛港煤车由二月份的6930车增至7400车,但到港资源还是不足以满足港口发运需要。
受下游需求趋好,到港拉煤船舶增多影响,港口发运量继续保持高位水平,秦皇岛港保持在450万吨以下的低库存,优质煤种出现紧缺,部分船舶等泊超过7天。国投京唐港、黄骅港货源供应也处于偏紧状态,两港存煤数量也处于低位。从预报船舶来看,环渤海港口后续抵港的拉煤船舶依然不少,显示了下游补库需求的旺盛。在供弱需强的支撑下,下水煤价格或将继续迅猛上涨。进口煤方面,在国内煤价持续上涨的影响下,近期进口煤价格也出现上涨。虽然进口煤价格与国内煤相比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但由于进口煤通关时间延长,加之后期国内市场走势不明朗,下游用户纷纷保持观望,对进口煤操作较为谨慎,采购北方港口煤炭相对增多;而两广、福建等地用户逐渐增加国内煤的采购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国内煤炭市场趋好。
截止目前,秦皇岛港下锚船为57艘,继续保持高位水平。黄骅港方面,进入三月份,随着下游需求看好,港口下锚船不断增加;本周黄骅港每日下锚船数量由月初的35艘增至86艘;黄骅港煤炭发运量不断增加,日发运量保持在50-70万吨的高位水平,促使港口库存呈现下降态势;截止目前,黄骅港存煤降至182万吨。
两会期间,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加大,加之受环保影响,煤矿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港口煤炭供应继续处于偏紧状态;而下游补库意愿相对强烈,电厂日耗不低,支撑港口市场煤价继续上涨。近期有部分贸易商看涨后期煤价,出现少量囤货;整个三月份,煤价保持上涨势头不容置疑。
四月份,北方停止供暖,而华东地区天气升温,正值用煤淡季,民用电负荷将出现下降,电厂进入检修期。但是,供应也会减弱,四月份为大秦线春季集中修的时节,供应也将吃紧,将促使煤炭市场呈现供需平衡走势,煤价保持稳定。
上一篇: 煤价能否突破7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