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影响不大,11月份日均原煤产量创新高
来源:煤炭资源网    作者:张田田    时间:2023-12-18 10:11    浏览:527次

今年以来,事故反弹之下,产地安检力度增强,市场对此较为关注,边际供应收紧一直是价格上行的重要原因之一,11月份煤价波动时,这一说法也在持续。

刚刚过去的11月份,全国煤矿事故反弹趋势仍然未能得到遏制。前有山西永聚煤矿火灾事故,造成26人死亡;后有黑龙江双阳煤矿为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1人遇难。

为此,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以及各地方相关部门通过发布通知、召开专门会议等方式,多轮布局煤矿安全检查,力图遏制矿山事故多发势头。

在四季度安检力度本就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叠加重大事故的时有发生,11月份全国各地,尤其是主产地,针对煤矿的安检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强,不会放松。

在此背景下,部分安全标准等级相对较低的中小煤矿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促使市场出现有关供应端边际收紧的担忧,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叠加部分资本的炒作,但凡煤价临近转折点的时候,市场上有关供应端边际收紧的说法就会“喧嚣尘上”。但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打破了这一论断。

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日均原煤产量为1379.9万吨,一举超过今年3月份曾创下的1346万吨的历史高位,创下了新高。

月度产量来看,受11月份天数较少影响,产量不及今年3月份,为41400万吨,同比增长4.6%,较3月份的历史高位减少322万吨。

总的来看,安检虽然对中小煤矿的生产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我国煤炭产能集中度的不断提升,这部分煤矿在全国原煤产量的中的占比不断收缩,因而对整体供应端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及。

与此同时,大型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即便存在安全隐患,整顿时间也相对较短,期间产生的欠量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补足。

因此,在我国煤炭产能总量远超消费总量的情况下,叠加“一刀切”情况的减少,安检对产量的影响也在持续减弱。但即便如此,市场对于集中安检对供应带来的影响或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敏感度。

累计数据方面,今年前11月,全国原煤产量达42.39亿吨,同比增长2.9%。较去年创下的45亿吨的历史高位仅差2.61亿吨。

从往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原煤产量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即便再创新高的不确定性较大,但保持3.8亿吨以上的概率较大。因此,预计今年全年原煤产量将突破46亿吨,创历史新高。


运煤电商 运煤物流 煤炭大数据 鄂尔多斯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