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安全的势力均衡正发生变化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时间:2017-08-14 18:04    浏览:1067次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亚洲地区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将让该地区的能源安全变得十分脆弱

  尼克·巴特勒

  全球能源经济的中心已经发生了转移,能源需求的中心也随之从大西洋盆地转移到了太平洋地区。这一切的直接影响显而易见:一是中国市场需求的变化成为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过去几年,天然气价格受到日本和南亚市场的左右。

  能源业务的东部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今天能源经济的转移规模已经改变了势力和风险的平衡。中国和印度等经济体越来越依赖进口能源,能源安全也变成了一大问题。

  石油供应过剩已经导致当前的油价低于40年前的水平,与此同时,能源安全也受到了威胁。在石油通常产自不稳定地区的情况下,安全,无论是对石油贸易还是对一个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几个事实证明了风险的存在。50年前,全球每生产8桶油,就有1桶被亚洲国家消费掉,而去年,每生产3桶油,就有1桶被亚洲国家消费掉。亚洲国家消费的石油绝大多数依靠进口。过去10年来,亚洲地区的石油生产增长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由中国牵头的亚洲地区国家石油日均消费增长量为800万桶。今年6月,中国的石油日均进口量为868万桶,印度的石油进口量也在增长。整体来说,去年,亚洲的石油日均进口量为2500万桶。

  而这一切还仅仅只是开始。过去20年,亚洲的大部分石油消费增长量来自于中国,现在中国已经慢慢摆脱对重工业的依赖,但是服务业和消费业对石油的消费还在继续增加。未来10年中国的汽车拥有量将翻一番,航空业也将更加繁荣。印度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过去5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7%),到2030年,印度的人口规模将会达到15亿——这将是个极其庞大的市场。

  电动车的发展也许会帮助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但说实话,最近10年内是没有太大指望了。至少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亚洲的石油需求还会继续增长。

  现在面临的能源安全挑战十分明确。

  首先,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是海湾国家石油运输通过的两个要塞。平均每天有1700万桶石油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大部分要运往东方。一旦发生冲突或者恐怖袭击,这两个地方可能就会首当其冲受到打击。

  其次,亚洲国家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大部分是不稳定的。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的政局都很脆弱。沙特阿拉伯也不能高枕无忧。德国外交部前部长约瑟卡·费舍尔最近写道,下一场中东战争很有可能将源自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冲突。而利比亚给世人的教训是,政权的更迭可能会导致局势的紧张,进而引发内战。而一旦内战爆发,石油供应国只能暂停对外出口石油。

  再其次,也是最大的风险在于,依赖进口的国家在面临市场压力时是如何做的。一些石油进口国与一些石油出口国进行交易,采取的做法是,提前对这些国家进行投资以换得优先购买权。然而这种交易的缺点是,这样做减少了公开市场上的可交易量,因此会让供应和价格风险都加大。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将中国、印度、印尼和其他亚洲国家都引入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制度框架中,可以减少对石油市场稳定性的冲击。国际能源署在这中间将起核心作用。尽管现在局部冲突不断,但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能源危机。

  (本文作者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访问教授兼主席,刘玲玲编译自8月7日《金融时报》)


运煤电商 运煤物流 煤炭大数据 鄂尔多斯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