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遭遇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行业周期性问题、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等问题重叠,处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分离办社会职能等改革交织,矛盾重重,步履维艰,走在了转型发展的风口浪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宏观政策,指引了行业健康发展的正确航向,但在推进落实过程中,还需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细化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煤炭产业脱胎换骨地转型创造和优化政策环境。建议:
一是完善产业政策。国家相关部门特别是行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产业规划、项目审批、行业监管、业绩考核等方面着力,改进发展导向,加强宏观调控,创新监管手段,调整考核办法,导引行业保持运行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二是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在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工作中,由于可操作的配套政策细则没有及时跟上,企业普遍面临改革所需资金缺口大、富余人员安置难、债务化解难落地等现实问题,存在去掉旧包袱、背上新负担的风险。急需从国家部门到地方政府,层层完善细化配套政策措施,让企业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激发活力,轻装上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三是完善市场运行制度体系。要完善相关标准,提高市场门槛,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要完善库存和先进产能调控管理、中长期合同交易管理、煤价异常波动监控管理、市场诚信和社会监督管理等相关制度,促进煤炭供需总体平衡、价格基本稳定、交易公平合理、市场公开透明。
上一篇: 全市安全生产调度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