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迎峰度夏备货期,5月进口量维持高位,并且本月虽然总的进口量环比小幅下降,但中高卡动力煤仍保持环比增加趋势,主要贡献国仍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进口量仍在恢复,5月进口量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此外,俄罗斯进口量保持高位,其他主要国家进口量环比小幅下行。随着备货期的结束,预计进口煤将趋于平稳。
一、5月进口量仍较高
5月全国进口煤及褐煤3958万吨,同比增加1903万吨,增幅92.6%,环比减少110万吨,降幅2.7%。进口单价116.5美元/吨,环比下跌6.2美元/吨。
1-5月全国进口煤及褐煤18206万吨,同比增加8611万吨,增幅89.7%。进口单价127.3美元/吨,同比下跌32.3美元/吨。
5月全国出口煤及褐煤37万吨,环比增加2万吨,增幅5.7%。出口单价287.7美元/吨,环比下跌7.9美元/吨。
1-5月,全国共出口煤炭161万吨,同比增加5万吨,增幅3.2%。出口单价322.7美元/吨,同比上涨11.1美元/吨。
1-5月净进口煤及褐煤18045万吨,同比增加8606万吨,增幅91.2%。
二、分煤种看中高卡动力煤持续增加
环比来看,迎峰度夏采购周期下,中高卡热值动力煤占比进一步提高。
5月进口广义动力煤3137.93万吨,环比增幅1.3%,同比增幅108.1%。其中动力煤1396.01万吨,环比增幅27.8%,同比增幅339.8%;褐煤1392.94万吨,环比降幅9.5%,同比增幅39.4%。
此外,进口无烟煤147.61万吨,环比增幅12.7,同比增幅63.4%;炼焦煤672.46万吨,环比降幅19.8%,同比增幅47.3%。
1-5月累计进口广义动力煤13652.14万吨,同比增幅91.0%,其中动力煤4547.12万吨,同比增幅173.6%;褐煤7121.54万吨,同比增幅70.4%。
此外,进口无烟煤767.021万吨,同比增幅123.2%;炼焦煤3786.84万吨,同比增幅79.9%。
进口占比方面,5月广义动力煤进口占比79.3%,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煤占比35.3%,同比提高19.8个百分点;褐煤占比35.2%,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此外,无烟煤占比3.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炼焦煤占比17.0%,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1-5月广义动力煤进口占比75.0%,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煤占比25.0%,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褐煤占比39.1%,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此外,无烟煤占比4.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炼焦煤占比20.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三、澳洲进口量进一步恢复
进口来源方面,5月进口印尼煤炭1830.80万吨,占比46.3%,环比降幅12.8%;进口俄罗斯煤炭896.33万吨,占比22.6%,环比增幅10.7%;进口蒙古煤炭454.26万吨,占比11.5%,环比降幅16.4%;进口美国煤炭47.27万吨,占比1.2%,环比降幅35.1%;进口加拿大煤炭67.60万吨,占比1.7%,环比增幅4.0%;进口澳大利亚煤炭542.26万吨,占比13.7%,环比增幅39.5%。
1-5月累计进口印尼煤炭9607.29万吨,占比52.8%,同比增幅67.7%;进口俄罗斯煤炭4069.79万吨,占比22.4%,同比增幅119.4%;进口蒙古煤炭2399.17万吨,占比13.2%,同比增幅331.4%;进口加拿大煤炭339.21万吨,占比1.9%,同比降幅9.5%;进口美国煤炭239.87万吨,占比1.3%,同比降幅40.9%;进口菲律宾煤炭208.75万吨,占比1.1%,同比降幅38.4%;进口澳大利亚煤炭630.851173.11万吨,占比6.4%,同比增幅336.3%。
动力煤:5月进口印度尼西亚动力煤232.85万吨,占比16.9%;澳大利亚514.25万吨,占比36.8%;俄罗斯504.65万吨,占比36.1%;蒙古104.91万吨,占比7.5%;哥伦比亚18.38万吨,占比1.3%。
炼焦煤:5月进口蒙古炼焦煤310.30万吨,占比46.1%;俄罗斯193.86万吨,占比28.8%;加拿大67.60万吨,占比10.1%;美国47.27万吨,占比7/0%;印尼20.03万吨,占比3.0%;澳大利亚28.01万吨,占比4.2%。
无烟煤:5月进口俄罗斯无烟煤146.12万吨,占比99.0%;蒙古0.84万吨,占比0.6%。
褐煤:5月进口印度尼西亚褐煤1281.41万吨,占比92.0%;菲律宾74.51万吨,占比5.3%;蒙古21.16万吨,占比1.5%;俄罗斯12.89万吨,占比0.9%。
电厂高卡煤需求增加,本月虽然总的进口量环比小幅下降,但中高卡动力煤仍保持环比增加趋势,主要贡献国仍是澳大利亚,低卡褐煤进口量进一步减少,炼焦煤环比也在减量,主要是蒙古通关问题限制,国内需求不佳也是一个方面。从国别角度来看,澳大利亚进口量仍在恢复,5月进口量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此外,俄罗斯进口量保持高位,其他主要国家进口量环比小幅下行。
四、分地区进口情况
分省份来看,环比4月,广西、陕西进口增量较大,环比增加234、136万吨,减量主要是浙江、河北、海南,分别减少进口169、106、115万吨。
五、进口展望
6月以来,海外市场总体需求维持疲软态势,日韩两国采购需求低迷,近期印度采购需求有所增加,但量级也较为有限,难以支撑大局。欧洲方面,近期天然气的波动带动了煤炭价格的上探,但ARA三港煤炭库存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并且欧洲总体的发电量将进入淡季,天然气以及燃煤发电均处于回落趋势,并且近期天然气发电利润持续高于燃煤发电,因此欧洲地区对于国际煤价影响也比较有限。总体来看,中国方面的采购更大程度决定了国际煤价走向。
5 月下旬以来,国内电厂进口煤采购进度逐步加快,并且对于热值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从近两月的进口煤种结构也有所体现,并且随着中国话语权的提升,进口利润也在逐步恢复。从采购节奏来看,电厂已经开始采购 8 月底 9 月初的进口煤,意味着迎峰度夏的备货已经开始进入尾声,后期的采购量级也较为有限,并且由于国内近期价格保持震荡态势,贸易商谨慎度较高,因此备货积极性也相对一般,预计后续进口煤节奏将逐步趋稳。